成本1毛,一年赚走15亿!越买越上瘾,小学生排队送钱……

admin 未分类 2023-11-13 5 0

奥特曼,这个来自日本的超级英雄形象,曾经陪伴了无数人的童年。

如今,他又以一种新的方式回归了中国市场——奥特曼卡牌。

这种扑克牌大小的卡片,通常都会摆在学校周边小卖部或商场玩具店的入口显眼位置,吸引着无数小学生的目光。

在成人眼里没什么区别的卡片,在孩子眼里每张都算得上独一无二,根据上面印有的类型和等级,决定着卡片的攻击力和技能属性,想要得到稀有卡,就得不停买买买。

孩子“氪金”,家长买单。

有媒体报道称,在奥特曼卡上花费万元左右的只能算一般爱好者,超过十万元的算是行家,花费上百万元的才能被称为“卡王”。

但即便是卡王,也凑不到“光之信仰”。去年8月,一条“家长花200万给娃集奥特曼卡没集齐”的新闻曾引发舆论热议,要知道,200万足以在三线城市全款买套房,当这个数字跟纸卡片联系在一起,足以挑战成年人的心理底线。

展开全文

与之对应的,是卖卡牌的公司都赚翻了。

据相关媒体报道,早在2020年,获得奥特曼IP卡牌授权的浙江卡游动漫有限公司,营收就高达30亿元,保持着每年利润超100%的增长。

然而,颇为玩味的是,这种能掀起“血雨腥风”的卡牌,单张成本仅七分钱左右,堪称“钞票收割机”。

一盒盲盒,一场赌局

如果说奥特曼卡牌是孩子们心中的“神器”,那么盲盒就是商家们手中的“毒瘤”。

奥特曼卡牌采用了盲盒模式销售。每一包或每一盒都不知道里面有什么卡牌,只有拆开后才能揭晓。

这样做的好处是增加了购买和开箱的乐趣和惊喜感,也激发了消费者的好奇心和探索欲。但坏处也很明显:容易诱发消费者过度消费和沉迷消费,甚至形成一种赌博心理。

因为奥特曼卡牌的盲盒并不是完全随机的,而是有一定的概率分布。

也就是说,不同等级和类型的卡牌,被抽中的几率是不一样的,一般来说,越稀有的卡牌,被抽中的几率越低。

而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,往往会在包装上标明某些稀有卡牌的存在,或者暗示购买整盒可以提高中奖率。

这样一来,消费者就会被激发出强烈的购买欲望,希望能够通过不断地开盲盒,获得心仪的卡牌。但往往事与愿违,大部分时候,开出来的都是一些普通或重复的卡牌,而稀有卡牌却始终遥不可及。

这时候,消费者就会陷入一种“沉没成本”的心理误区,认为已经花了这么多钱了,不可能就这么放弃,一定要继续买下去,说不定下一次就能中大奖了。

这就是典型的赌徒心理,也是盲盒模式的最大陷阱。而对于小学生来说,这种心理更容易形成和加剧,因为他们缺乏理性判断和自控能力,更容易受到同龄人的影响和诱惑。

所以,不少小学生为了追求奥特曼卡牌,不惜花光零花钱,甚至偷拿家里的钱或贵重物品去换卡牌。

此外,商家也会不断推出新的限量版卡牌和周边产品,刺激孩子们的消费欲望。

奥特曼卡是小男生们爱玩的,小女生们呢?

卡通形象叶罗丽的盲盒玩偶、盲盒笔正在风靡。

还有盲袋和文具盲盒,花里胡哨的模样俘获了女娃们的钱包:

这些盲盒在学校周边和电商平台上随处可见,销路相当好。

小朋友们的购物车里,万物皆可盲盒。

监管缺失需加强,“极限满足法”可尝试

火爆生意背后,奥特曼卡片的争议随之而来。

这几年的新闻报道里,孩子“乱花钱”购买卡片的现象十分普遍。

有的孩子偷家里的钱或者借同学的钱去买卡片,有的孩子为了不被老师没收卡片,在厕所里偷偷交易。有些家长发现后,要求商家退钱或者撕毁孩子的卡片,引发了一些纠纷。

深圳11岁小学生沉迷盲盒,偷拿家里几千元买卡片。

河南驻马店十岁男孩,10 天花费 9800 元购卡,用的还是老人的过年钱。

安徽马鞍山,10岁男孩为集齐全套动漫卡,偷拿家中千余元购买卡片盲盒:

当大量的资金以及精力被“奥特曼”所占据,真正留给学习的时间已所剩无几,这是家长最担心的症结所在。而奥特曼卡牌的“博彩”性质和“盲盒”玩法,也让不少专家和教育者担忧它会对孩子们造成心理和行为上的影响。

市场监管总局曾在公开征求《盲盒经营活动规范指引(试行)意见》中提及,盲盒经营者不得向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销售盲盒,向8周岁以上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商品,应确认已获得相关监护人的同意。

但矛盾之处就在于,奥特曼卡虽有“盲盒”的玩法,但界定并不清晰,这里面就留下了不少可操作的空间。奥特曼卡牌目前的监管并不完善,迄今为止官方也没有公布过任何稀有级别卡牌的抽出概率。

或许是感受到了家长们排山倒海的怒气,卡游公司推出了一个《卡游门店阳光公约》,其中规定:8周岁以上未满18周岁的顾客,单次消费超过200元需征得监护人同意,月累计消费超过1000元,需有监护人在场。

但这种公约的约束力有多大,彼此都心知肚明。

评论